今年1-8月的乘用车市场销量就像“U型曲线”,从年初的“开门红”到3-5月多地疫情导致的全国性的产销下滑,再到6月以来的稳步复苏,上半年的市场比以往任何时段都更有戏剧性。随着疫情防控成果的逐步显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接连出台,市场环境逐渐向好,市场表现也大幅回升,8月的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加之8月下旬的成都国际车展也为回暖中的车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来说,8月的市场是欣欣向荣的市场,也是新能源迈向新高的市场。

8月零售同比涨幅最大,新能源渗透率首超三成
乘用车市场8月在产销两端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确切说都延续了6月和7月的涨势。8月乘用车产量达211.9万辆,产量水平基本接近前两月水平,同比增长42.9%,比7月同比增幅提升了1.4个百分点。一方面,上半年原材料吃紧的问题有所缓解;另一方面,随着供应链和产能的恢复,各大厂商都在加紧生产,甚至是扩大产能,以尽可能补回上半年“欠下”的生产指标。
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情况基本和生产端近似,同样展现出了较强的冲劲。8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87.1万辆,仅次于1月的207.8万辆和6月的194.4万辆。实际上,8月零售量并非8月市场最大的亮点,相比之下,8月零售量的增幅显然比销量本身更具看点。8月零售同比增长28.9%,达全年之最。
随着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深入宣导,零售端迎来强势反弹本就在情理之中。加之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到来,8月作为一个销量的“上升月”和“爆发月”并不为奇。
8月产销的全面开花极大程度地预示了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向好和集体走强,传统燃油车如此,新能源车更是如此。

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NEV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历史性的30.2%,这是NEV渗透率的历史新高。去年同期,NEV的市场份额还维持在20%上下,而从今年2月开始,NEV就开始长期保持着20%以上的占比。今年3月之后,NEV的单月份额就没再低于过25%,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在向着更高的市场份额发起冲击,但谁也没有想到新能源在8月就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跃迁。
新能源汽车蚕食传统汽车市场的速度明显在加快,从10%到20%,从20%到30%,新能源汽车的扩张清晰可见,扩张的周期也在迅速缩短。
比亚迪超“北大众”,“前15”有两家“同跌”
关于8月零售的厂商排名,整体情况和六七月份相差不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零售量为168885辆,同比增长153.5%,零售销量和同比增幅都稳居8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单的首位。这是继7月比亚迪零售销量超越一汽-大众后,再度将“北大众”甩于身后,并且对比之下可以发现,8月比亚迪不仅保持着领先的身位,同时还在拉大与一汽-大众的差距。7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超出一汽-大众0.2%,8月份额差已经拉大到了0.3%。以8月的市场规模来看,这0.3%的份额差就相当于5000多辆的销量差。

一汽-大众(163575辆)、上汽大众(117758辆)、上汽通用(15007辆)、长安汽车(103791辆)分列榜单的2-5位。其中,一汽-大众和长安的同比增幅较大,分别为38.1%和40%;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增长势头较弱,分别为24.2%和5.6%,均尚未跑赢“大盘”(8月乘用车零售同增28.9%)。
相比7月,吉利掉出了榜单前五,而通用跻身进了前五。
排名6-10位的是吉利汽车(102995辆)、东风日产(88130辆)、广汽丰田(84115辆)、一汽丰田(81262辆)、奇瑞汽车(75397辆)。其中,仅有吉利一家8月零售量保持在10万辆以上。
吉利和一汽丰田同比增幅保持一致,均为25.4%,虽接近乘用车市场的总体增长率,但仍未跑赢“大盘”。
广汽丰田和奇瑞上升劲头较足,前者有48.6%的同比涨幅,后者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65.8%。
只有东风日产8月的零售销量同比下跌(-8%)。
另外,长城汽车掉出榜单前十,奇瑞取而代之。
广汽本田(68664辆)、东风本田(67892辆)、上汽通用五菱(64358辆)、长城汽车(62231辆)、华晨宝马(56961辆)排名11-15位。
排名11名开外,仅有广本和东本同比增幅达30.3%和73%,跑赢“大盘”;上汽通用五菱(-8.3%)是零售销量排名前15榜单中第二个同比下跌的厂商;长城同增20.3%,华晨宝马同增1%。
值得一提的是,华晨宝马是豪华品牌中唯一一个能跻身进8月零售TOP 15的厂商。
新势力:4家交付过万,理想退步明显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瞬息万变,其中新势力阵营要更加突出。一方面,新势力厂商交付量风雨无常,时而如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另一方面,新势力阵营的交付排名变数较大,相邻月可以是名列前茅,也会“名落孙山”。
8月的新势力车企的交付情况就将以上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具体来看,哪吒(16017辆)、零跑(12525辆)、蔚来(10667辆)、问界(10045辆)占据着本月的第一梯队,均交付量破万。其中,哪吒、零跑接连数月交付水平保持高位,长时间占据着榜单的“前三”。
相反,曾经的先行者“蔚小理”略显疲软,尤其相比起哪吒、零跑等后起之秀多少有些后劲不足。

相比之下,蔚来应该是早期新势力三剑客中表现最稳定的一家了。业内猜测,随着蔚来ET7、ES7、ET5的相继推出,蔚来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问界能榜上有名也并不为奇怪,其本身就有着华为智能汽车方案的赋能,同时又有着华为门店的渠道优势,另一方面问界汽车也不缺宣传。余承东人送外号“大嘴”,在为问界汽车亲力“带货”的路上有着十分鲜明的个人IP。
同时,问界又与理想(4571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者同样主打增程式混动系统,前者最新上市的问界M7与理想ONE的定位相当接近,但前者猛增39%,后者却骤降56.1%。另外,理想L9虽一度惊艳众人,但面临小鹏G9等车型的半路狙击,围绕理想L9的杂音也越来越多,理想后期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被动。

小鹏交付量(9578辆)跌破1万大关,虽然排名下滑,但整个销量仍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且小鹏G9的价格已经公布,30万出头的起售价基本赋予了新车“搅局”的实力,且小鹏又有自建工厂,产能安排和排产灵活度会更高,未来尚有不错的竞争力。
极氪(7166辆)增速最快,在全面换装骁龙8155芯片和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后,极氪001成了30万级别市场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者,Model 3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岚图、智己等“国家队”孵化出的新势力,整个激进程度和以上新势力有着明显的初入。岚图8月交付量为2429辆,智己交付量为1007辆。
总结:8月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是迈向新高,展望未来的自然月,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厂商来说也是一个收获月。8月的车市必将激励到更多的车企加大内卷的力度,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当我们看到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都在加快产品迭代的脚步,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刷新行业天花板,不断提升性价比时,不断薅“社会主义”的购置税补贴羊毛时,就知道中国车市至亮时刻将不会遥远。
发布者:百一汽车,转载请注明出处:百一汽车